《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见证中国破解世界治沙难题
携手防治荒漠 共谋人类福祉
稿源 河北日报    时间:2017-09-13 11:29

  □新华社记者 李仁虎 侯雪静 于嘉

  为应对全球共同的顽疾,《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1996年生效,成为关注土地问题的第一个全球性公约,我国在公约生效当年就加入。

  2017年第13次缔约方大会的接力棒交到中国手中时,中国已是全球治沙“尖子生”,中国的治沙奇迹引发世界关注,中国的治沙理念和方案,正在推动世界防治荒漠化进程。

  凝聚生态共识

  中国生态文明理念引发世界共鸣

  中国68年的治沙历程,堪称世界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防治荒漠化起步阶段,中国政府组织广大人民和科技人员开展了大规模的全民防沙治沙行动。1978年以后,上马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开启了以生态工程推动治沙的重点治理阶段,其间签署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建立了荒漠化监测体系。进入新世纪,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建立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防沙治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从2004年开始,我国连续三个监测周期实现了治沙成绩单上的四个“双”: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缩减”、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双减轻”、沙区植被状况和固碳能力“双提高”、区域风蚀状况和风沙天气“双下降”,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全球退化土地零增长目标。

  “中国政府和公众这么多年来克服困难,采取多样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真令我吃惊。”阿根廷自然资源和环境基金会副会长安娜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3年批复的防沙治沙规划确定了2020年前完成2000万公顷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

  今年大会期间,联合国环境署发布全球首部沙漠生态财富报告——《中国库布其生态财富评估报告》,向全球介绍中国治沙案例,肯定中国治沙成效。

  中国治沙背后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发了世界共鸣。意大利代表团团长格拉麦诺斯说,正如中国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也认识到只有保护好我们的土地,才能发展好经济。

  贡献中国方案

  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中国将坚定不移履行公约义务,按照本次缔约方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加强同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发给大会的贺信体现了中国在防沙治沙上的大国担当。

  放眼中国,治沙奇迹的背后是中国系列方案的支撑:

  政府主导,建立跨领域、多部门分工合作机制;依法治理,颁布一系列与防治荒漠化有关的法律法规,成为世界上首个颁布防沙治沙法的国家;政策引导,防治责任落实到省级政府;工程推动,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科技支撑,创造了“中国魔方”草方格等多项治沙技术和荒漠绿洲防护林体系等多种综合治理模式;产业化治理,治沙与经济、民生一起发展;全民参与,防治荒漠化凝聚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收获发展共赢

  引领示范建立机制形成合力

  中国以治沙为内涵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正在以生动实践刷新全球治沙理念,以样板示范引领国际治沙实践。截至2015年,中国沙区已营造经济林540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5360万吨,占全国年产量的33.9%。特色林果业带动沙区种植、加工和贮运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沙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拳头产业。

  中国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荒漠化防治的国际合作,开展的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的各类双边多边合作项目达90多个。在中国积极推动下,本次大会初步达成一系列合作成果,形成全球治沙合力。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公约的缔约方。本次大会形成了“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在这一机制下中国将为沿线国家提供学习基地,搭建交流平台,定期磋商,凝聚共识,为推动国际治沙合作作出贡献。

  据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

责任编辑:刘晓明
  相关链接
 
  更多>>
中央宣传部授予海军南昌舰党委“时代楷模”称号
  更多>>
  更多>>
电影《李保国》武邑展映 真情再现“太行新愚公”感人事迹
[动图解]看了这些第一,你就能感悟吕建江的平凡与伟大!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空天更安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空军向民众展现歼-10特技飞行目击记
习近平: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沙尘+柳絮+飘忽不定 春天 想说爱你爱不容易
临漳无人机飞防解放了种田“老把式”
版权所有  长城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1312011001  冀ICP备10001396号-1
增值电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短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冀B2-2009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