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新鲜] 头雁领闯小康路 3名村书记党代表的致富经
稿源 长城新媒体    时间:2017-10-19 14:55


党的十九大代表、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党委书记宁小五。记者 贺宏伟 摄

  长城新媒体10月19日北京讯(记者张天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通俗的一句话,点破了问题要害——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吹响奋进号角,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随着同步小康倒计时的响起,地处京畿重地的河北,正全面精准施策,蓄力破茧成蝶,探索出一条条脱贫致富新路径,一个又一个落后贫困的小山村彻底摘掉了“穷帽子”。党的十九大期间,3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村党委(支部)书记分享了各自的“致富经”。

  金秋十月,新粮入仓,燕赵大地的田野乡村处处洋溢着丰收喜悦。地处燕山深处的滦平县周台子村正努力打造冀北山区百年精品村庄,正定县塔元庄村生态农业园和美食街已投入运营,宁晋县黄儿营西村精准脱贫让百姓富了口袋富脑袋……昔日贫困村发生的沧桑巨变,离不开脱贫致富路上的“领头雁”。

  宁小五:“干真事、干实事比什么都顶事”

  宽敞笔直的街道,统一规划的楼房,整个村庄呈现出一派现代气息。这就是宁晋县黄儿营西村现在的模样。

  黄儿营西村共千余户人家,主导产业是电线电缆制造业,有企业150多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的有10家,超5000万元的50家。201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产值上百亿元,人均纯收入3万多元。

  然而,在2008年以前,这个村却是有名的“脏乱差”:房屋侵占街道,造成道路曲折迂回,有的甚至将路堵死。“自家富了,还得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2008年,时任宁联电缆集团董事长的宁小五,在村民期盼中,担任了村党委书记。

  打通市场街,他一家一户做工作;建学校,他四处奔波筹集资金;清理池塘,他顶着日头专挑累活干……在他的带动下,花园工厂、现代农庄、楼房小区陆续建了起来。

  今年,宁小五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意味着自己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他说:“现在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脑袋也要富起来,硬件上去了,软件也要跟上。”宁小五认为,要实现农村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实现突飞猛进的同时,营造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

  为造福子孙后代,改变落后、破旧的校舍,宁小五带领班子成员共筹集1800万元,建成了全县一流的农村小学和幼儿园,2017年投资1.2亿元建设宁晋第十中学。目前正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创新活动载体等,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踌躇满志地筹划“河北名村”的未来。

 
党的十九大代表、正定县塔元庄村党支部书记尹计平。记者 张天虎 摄

  尹计平:“没私心,才能得民心”

  作为17年的老支书,党的十九大代表、正定县塔元庄村党支部书记尹计平带领广大群众把滹沱河岸边昔日贫困的小村庄,变成了一颗耀眼璀璨的明珠。尹计平深深悟得一个道理:“没私心,才能得民心。老百姓想的,就是我要做的。”

  2000年1月,常年在外打拼的尹计平回到家乡正定县塔元庄村,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17年里,在这个三面环坝、交通极为不便的坑洼之地,尹计平和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率先垂范,带领村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向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修路、造林、美化环境、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

  尹计平上任后,接连抡出了“三板斧”:首先,恢复了党支部会议和党员活动,让全村的党员干部统一了思想,增强了信心。其次,取消了过去延续多年的村干部不交水电费的特权。三是针对村里的现状,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

  尹计平介绍,2008年1月,曾经担任过正定县委书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来村看望乡亲们,鼓励大家好好发展,说还会回来看看。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回到塔元庄村,勉励大家把农业做成产业化,把养老做成市场化,把旅游做成规范化,在全国率先建成小康。

  总书记提出的“四点希望”,指引着塔元庄村前进的方向,奠定该村发展基础的“半城郊型”经济模式。如今,农民变成了“股民”,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村集体的家底也厚实了。10多年前,村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去年涨到2万多元。过去村集体负债30万元,去年收入1000万元。

  “在脱贫一线,党员干部带头引领,用实际行动竖起一杆旗帜,才能带动百姓跟着干,一个人有再大的本事,也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尹计平感叹,人不能私心太重,尤其是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要想做成大事,就必须让人信服。

  尹计平回忆道,在村里升级改造时,需要迁坟,在农村这是大事,非常难办,当时附近村就有为了迁坟打破脑袋、上访告状的。但在塔元庄村,原本3个月的迁坟计划,40天就完成了,有一户还是刚埋不久的新坟。

  就是这一桩桩小事儿,村党支部公开公道,党员吃苦吃亏,群众对基层干部越来越信任。很多当时认为不可能的事儿,如今都变成了现实。

  谈及听完十九大报告的感受,尹计平说,“报告高屋建瓴、催人奋进。”报告指出,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这就更需要我们卯足干劲,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党的十九大代表、滦平县张百湾镇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记者 贺宏伟 摄

  “我的命不是自个儿的,是乡亲们的,是周台子的”

  参加过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又光荣地成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从1987年担任周台子村党支部书记(后为党委书记)至今,他是两大奇迹的创造者:与血癌抗争25年,创造了挑战生命极限的奇迹;带领乡亲们不懈奋斗,创造了塞北贫困山区走向富裕的奇迹。

  今年54岁的范振喜,身患血癌、脑梗塞、干眼症等疾病20余年,做过多次大手术。但他却以超常的毅力和一心为民的追求,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将“一穷二乱人心散”的周台子村,建设成为生活富裕、村风文明、被誉为“中国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典范”的“承德第一村”。

  1987年,周台子村人均收入不足400元,村集体欠外债8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没人愿意干,党员和群众将信任给了25岁的退伍军人范振喜,这么重的担子他能挑的起来吗?

  范振喜上任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村里5个由个人开采的铁矿点收归集体管理。收回矿点后,村里当年就获得10万元的集体收入。有了钱,范振喜带着乡亲们垒坝修渠、整治农田、翻盖学校……

  1992年春天,范振喜被确诊为血癌,后来,听说做骨髓移植能够治好,但光前期治疗费用就得10万元,一筹莫展之时,令范振喜感动的是,一天早上,他打开院门,只见门口站满了乡亲,10元、20元、50元、100元……范振喜捧着这些救命钱,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只要活着,我这条命就不是自个儿的了,是乡亲们的,是周台子的! ”

  群雁高飞看头雁,在范振喜的带领下,从2001年开始,他们用时10年,建设新民居、水上公园、中心广场、村民公园、老年公寓、卫生院,新修了标准化环村公路。如今,全村600多户村民全部住进新楼房。全村70岁以上老人免费住进老年公寓,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范振喜表示,会议期间,他将把全部的身心和精力,投入到报告审议中,为民代言,将基层群众的呼声传递出去。“我希望更多的政策向农村倾斜,让更多的农民共享发展红利!”

责任编辑:刘晓明
  相关链接
 
  更多>>
中央宣传部授予海军南昌舰党委“时代楷模”称号
  更多>>
  更多>>
电影《李保国》武邑展映 真情再现“太行新愚公”感人事迹
[动图解]看了这些第一,你就能感悟吕建江的平凡与伟大!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空天更安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空军向民众展现歼-10特技飞行目击记
习近平: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沙尘+柳絮+飘忽不定 春天 想说爱你爱不容易
临漳无人机飞防解放了种田“老把式”
版权所有  长城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1312011001  冀ICP备10001396号-1
增值电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短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冀B2-2009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