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红色资源 聆听红色故事】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在武安
来源: 2020-04-22 14:43:57

  当前全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已进入攻坚阶段,在这里我们用声音讴歌英雄、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向奋斗在一线的战士们致敬!虽然战“疫”还没结束,战斗仍在继续,但我们不曾停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脚步,让太行精神永放光芒。

  晋冀鲁豫边区首脑机关在武安

  解放战争时期,武安县所处地位极其重要。它既可进又可退。因此,以刘邓为首的晋冀鲁豫边区党政军首脑机关,曾两度驻扎武安城南、城西各村镇。

  第一次,边区首脑机关由乡村转入城市,由山地转向平原,先在武安打栈。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从四川下来抢夺胜利果实。进攻华北,晋冀鲁豫边区首当其冲。蒋阎匪帮分二路向边区大举进犯。一路占据了边区抗战的中心地带上当地区;一路占据了边区的心脏地带豫北地区,企图打通平汉路。刘邓大军旗开得胜。先后进行了震惊中外的上党战役和平汉战役。歼敌10来万,活捉了蒋匪军长、师长几十人,高树勋将军在邯郸前线起义反内战。这就使边区局面大大改观。美蒋也不得不暂时“停战”。在这个大好形势下,边区首脑机关根据中央的决定,首先成立了以邓小平为首的边区党的新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平汉战役刚刚结束时,中央局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滕代远、薄一波、杨秀峰等同志,在峰峰矿区,举行了“峰峰会议”。会议对当时的局势作了两手准备:一手准备和平下山、进城、搞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建设工作;一手准备战争,精兵练武,继续在农村发动群众,积蓄力量,防备国民党卷土重来。为实现这些任务,“峰峰会议”决定,要充分健全边区首脑机关,要改编部队,要发动群众反奸反霸、减租减息,要搞好边区生产建设等等。“峰峰会议”不久,在原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的基础上,扩充了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后来简称邯郸局)所属机关;原八路军总部前方司令部及一二九师指挥机关为基础而扩充组成的晋冀鲁豫军区所属机关,以及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所属各机关,均先后由涉县、左权及峰峰前线转移到太行山下的武安县。当时各机关驻地分布情况如下:

  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及直属机关住武安县城南伯延镇。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及直属机关亦住伯延镇及附近村庄。

  晋冀鲁豫边区及直属机关先住下柏树后住龙泉村。有些局厅住武安城(建设厅、工商总局)。从1945年11月至1946年2月,边区首脑机关一直住在这里。这一时期,是一个过渡时期,大仗没有打,小仗没有停,不战不和,两方都在等待时局变化。不久,国民党虽被迫召开了旧政协,发布了停战令,但阴谋消灭边区的反革命计划没有变更。边区首脑机关,利用这段暂时的和平,采取了许多有关休养生息,巩固边区的重大措施。

  我们是在边区政府工作的,对这一时期党、军首脑机关的活动不完全清楚。在政府工作方面据我们所记忆,有以下几方面。

  一、继续动员农民踊跃参军,要求各地政府在元旦,春节前后,在欢渡胜利年的时候,要深入开展拥军优抗(属)运动。“峰峰会议”之后,边区的部队正式整编扩充为六个纵队(序列为一、二、三、四、六、七纵队,无五纵队),边府曾电令各行署、各专属、各县,保证超额完成征兵任务,充实各纵队兵员。曾电告各行署,分别对各纵队、各军区进行大规模的慰问活动。对因故复员退伍的军人,要切实妥善安置。

  二、积极研究农民运动的新动向,以政府的权威支持农民向地主斗争。曾邀请冀南区党委、太行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到边府作农民运动报告。由中央局民运部直接领导的武安城乡农民联合大斗争,突破了一般的反奸反霸,“减租减息”的框框,创造了农民直接从地主手中夺取土地的成功经验,为不久中央发布的“五四指示”(关于土改问题)提供了实践根据,边府专门邀请武安县委书记王庭栋同志作报告。

  三、在龙泉召开了抗战胜利之后的边府首次全体委员会,部署了边区战后的恢复生产、安定民生以及支前、土改等工作,统一了边区的财政金融,确定了1946年施政方针。

  四、为适应旧政协的召开和停战协议的签字,连夜研究政府方面各项对策。对暂时和平带来的问题有所戒备,对所谓恢复南北交通(修通平汉路南段),制定了相应措施。

  为了更好的适应暂时和平的需要,边区首脑机关,在旧政协开过不久,即离开武安农村,胜利的进驻邯郸市内。

  以上是边区首脑机关第一次驻扎武安的一般情况。

  第二次,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边区首脑机关由邯郸返回武安,武安又一次成为边区的心脏。1946年11月间,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在占领张家口之后,全面发动内战,扬言要占我邯郸,毁灭边区。边区人民被迫全面自卫。为了执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在一城一地得失”的战略方针,边区领导人作了最坏的准备,准备暂时放弃邯郸,为此,边区首脑机关迅速的由邯郸效区返回后方武安。这样,就使边区主力部队减轻了保卫邯郸的沉重负担,能够更好的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事实证明,边区首脑机关迁回武安是一着好棋,蒋介石企图三次占领邯郸的美梦,都不过是梦想。邯郸成为全国各大解放区首府中的唯一没有被国民党占领的城市。

  边区首脑机关第二次驻扎武安的分布情况是:

  中共中央晋冀鲁豫局及一部分直属单位住冶陶镇。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住冶陶镇,政治部及其他直属单位住冶陶附近村庄。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及直属机关住三王村、什里店、王二庄等村。

  从1946年11月至1948年4月边区政府在武安时的活动,主要是围绕支前、土改、生产等中心工作进行。我记的有以下几项工作:

  一、集中边区一切人力、物力 、支援前线,供应刘邓、陈谢、陈栗(约有半年多驻扎晋冀鲁豫地区)以及西北、中原等部队的粮食被服。为此,多次发出征兵令,发布过战勤条例,组织边区财办,统一边区供给标准。

  边区政府主席杨秀峰同志曾两次分赴冀鲁豫前线和太岳前线慰劳刘邓大军和边区第四纵队(陈赓部),边府委员、教育厅长晁哲甫曾率团慰问由中原突围胜利到达的李先念部队(驻晋城),并向中原部队敬献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制作的“获鹿中原”大旗。

  二、以政府的决定权威领导和支持农民的土改运动。除颁发过一些土改政策文件外,还曾正式发布命令,实施中共中央制定的土地法大纲;在土改未彻底完成期间,为安定民心以免荒芜土地,曾发布“谁种谁收”的著名布告,得到党中央的嘉奖。

  三、为党中央一些机关从延安撤离辗转到本地区之后的工作,生活提高方便,新华社、广播电台、延安保育院、保小等单位到达边区后,很快展开工作。从延安转移到边区的不少著名学者、理论家(如张友渔、黄松龄、齐燕铭……)亦都迅速妥善安排。

  四、受党中央委托,在冶陶召开了华北财经工作会议,边府曾总结边区的财经工作经验向大会提出报告。边府各行署,也都作了专门汇报。这些经验很有用处,为进入大城市管理大工业提供了参考文件。董必武同志和薄一波同志主持了会议,边区政府杨秀峰主席、戎伍胜(戎子和)副主席,及各行署负责人王任重等人都参加了会议。晋察冀边区方面派多人参加会议,筹备中国人民银行的南汉宸同志亦参加了会议。

  五、抓紧春耕生产,机关生产。边区干部都自订了全年全部津贴全部服装费全部上缴的“四全”计划,人人靠自力更生,丰衣足食。记得边府的墙报曾登载“杨、戎主席种菜,孙文淑秘书长纺花”的连续报导。

  六、抽调大批干部随刘邓大军南下开辟新区工作。

  七、在董必武同志亲自领导下,杨秀峰主席和联合国救济总署的代表进行了许多次谈判,为边区争得了部分救济物资。这部分救济物资作价处置收归财政,陈毅同志路过冶陶时,见此情景非常赞赏。

  八、按照“冶陶会议”决定,边府曾抽调大批干部参加土改复查和整党三查。

  九、遵照党中央命,从1947年底开始着手准备和晋察冀边区合并,清理档案,清查财产,处理老弱病残人员,一直忙到1948年3月。

  十、接待了大批从蒋管区投奔解放区的青年知识分子。

  1948年4月,边区政府自武安三王村出发,经邯郸、邢台、石家庄抵达河北平山县,正式与晋察冀边区合并为华北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刘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1312011001  冀ICP备10001396号-1
增值电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短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冀B2-2009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