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雄县米家务镇中心校党支部委员董永强
不忘初心传承家乡文脉
正在工作的董永强。受访者供图
好人名片:董永强,1969年出生,雄安新区雄县米家务镇中心校党支部委员,扎根基层教育事业30余年。工作之余,他出书作诗,笔耕不辍,传承红色精神、雄安文脉,是雄县第一届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获得者,曾荣获“雄安教育教学管理先进个人”“雄安新区骨干教师”等称号,2021年8月被评为“河北好人”。
《开学在即,安全先行》《又到孩子“收心”时!》……2月底,寒假接近尾声,为确保学生们安全有序如期开启新学期,董永强陆续在米家务镇中心校公众号推出相关文章。
除了做好学生安全返校、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寒假收尾工作外,董永强还在做一些开学备课的准备工作。“生死相约旷世情,青松翠柏并肩行。十区浴血风云录,八载挥戈号角鸣……”董永强告诉记者,这是《红色米家务》教材里《生死相约传佳话》的故事,“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一心只想干好教育工作,传承好家乡红色文脉。”
记者:这本《红色米家务》教材跟您有着怎样的渊源?
董永强:我出生在米家务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雄县人。家乡米家务镇是一个革命老区,原冀中十分区司令部、政治部活动的中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米家务的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片热土,像余秋里大战板家窝、刘秉彦和旷伏兆生死相约、开国将军刘佩荣、骑着毛驴打鬼子的朱德生等,这样的英雄故事在米家务还有很多。
现如今硝烟远去,但英魂永存。为了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我有了编书的想法。2017年,我在工作之余,开始寻访革命英雄后代,通过走访调研、查找相关资料,获得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落在笔下形成一篇篇文章,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红色米家务》一书编纂成功。
2019年下半年,这本书在米家务镇所属各中小学作为教材投入使用,可以说,我们的红色文化进课程、进课堂、进课表走在了雄安前列。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学生们学习红色米家务革命精神、理解和弘扬红色米家务革命精神,让他们从小感悟党的初心使命,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感。
记者:听说您还是一名业余作家和乡土诗人,常常通过作品来记录乡愁、歌颂雄安?
董永强:是的,我的业余生活基本上离不开纸笔,离不开文字,写写文章、诗歌、纪实报道等。我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也熟悉家乡的点点滴滴,在雄安新区设立后,我就想着为弘扬雄安三县文化做些工作。
在我们当地有一个河北百佳自媒体“雄媒社”,在业余时间我主动请缨,承担起“雄安史话”专栏的编辑工作。雄安的文化源远流长,通过“史话”的形式推介群众喜闻乐见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弘扬雄安本土文化,现在已经推出专刊100多期。
除此之外,还创作出《大清河水十八弯》《我们的大雄安》《雄州古道米家务》等乡土歌词,当时创作《大清河水十八弯》这首歌时尤其让我印象深刻。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雄安三县人民翘首期盼新区美好明天的同时,也夹杂着悠悠乡愁。在寻找灵感中,顺着雄安人民的“母亲河”——大清河的思路,抓住容城三贤文化、雄县安新古乐、安新芦苇艺术等这些雄安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元素后,无尽乡愁便融入其中,用朴实的文字,唱出雄安人民的心声。
记者:您对雄安的未来有怎样的期待,在工作上有什么打算?
董永强:雄安新区的设立,给雄安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让雄安三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现在雄安新区已经进入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蓝绿交织宏图展,撸起袖子哟,雄安正扬帆……”我们雄安人民对未来更是豪情满怀。作为一名雄安人,只要还有力气,我就会一直走在挖掘本土优秀文化、传承历史文脉的道路上。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民族。目前,多数中小学生在诗词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匮乏,我会利用自己的创作专长,在诗词创作方面开展各种方式的教研活动,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为青少年学生创造机会和平台,让学生能够更近距离地接触诗词创作,这也是我在教育事业方面需要持之以恒努力的方向。(河北日报记者 董琳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