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故事︱朱洗:从留法勤工俭学到“蛤蟆博士”
来源: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2025-04-23 15:15:00

  1919年3月17日,首批89名中国勤工俭学生乘坐“因幡丸”邮轮,从上海汇山码头启航,奔赴法国。彼时,五四运动的呐喊激荡全国,激励无数青年踏上“引入世界文明以强国”的求索之路。从19个省份出发的学子,沿着不同航线汇聚上海,开启他们的留法生涯。

  1920年,浙江青年朱洗抵达法国,投身勤工俭学。他先后辗转六家工厂,以劳动换取学费。1925年,他进入蒙彼利埃大学生物系学习,后考入里昂中法大学,并凭借卓越成绩获得浙江省公费生资格,继续深造。1931年,他获法国国家理学博士学位,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法国教授巴德荣曾赞誉他:“他挖掘了我的全部知识。”

  1932年,朱洗学成归国,投身生物科学研究,专注于蛙卵人工单性生殖实验,一生发表近百篇论文及数十部专著、译著,为中国生物科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后人尊称他为“蛤蟆博士”。

  如今,照片定格了朱洗的青春与奋斗,而他留给后世的,不仅是科学成果,更是一颗求索不息、炽热坚定的报国之心。

责任编辑:吴昊天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1312011001  冀ICP备10001396号-1
增值电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短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冀B2-2009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