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丰润区:让红色记忆激荡起航
稿源 党建网    时间:2014-10-13 17:33

唐山市丰润区发挥潘家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李永合 谷春英

 

  燕山脚下,还乡河畔,深藏着“潘家峪”的红色记忆。

  一个拥有600多年建村史的山区小村—唐山市丰润区火石营镇潘家峪村,在抗日战争年代曾是冀东最早、最坚实的堡垒村。1941年,侵华日军在这里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潘家峪惨案。面对惨绝人寰的杀戮,英雄的潘家峪人民不甘屈辱,一边展开生产自救,一边组建复仇团投身抗日战争。潘家峪,因此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丰润区把潘家峪作为红色课堂,让党员干部在参与支持潘家峪发展,提高老区群众幸福指数的具体实践中受教育、提素质,真正使红色记忆激荡起为民情怀,助推“实力、活力、美丽、平安”丰润建设扬帆起航。

 

强基础 建设红色景区

 

  “潘家峪是革命老区,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有责任回报老区,提高老区人民生活质量。抓好潘家峪景区建设,对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基于这一认识,丰润区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科学绘就全面建设潘家峪红色旅游景区的宏伟蓝图:以“红色”为主题,“绿色”为主导,红绿共进、融合发展,力争用最快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建设集爱国主义教育、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4A级红色旅游景区。

  目标一经确定,工作迅速展开。

  区主要领导多次到潘家峪村蹲点调研,在听民声、集民智的基础上,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村内环境、基础设施等问题。

  这区专门成立了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景区建设领导小组,就景区规划、北方特色民居修缮保护、景点恢复等40余项工作进行详细分工,由相关区直单位对口帮扶。在帮扶中,让党员干部一线受教育,增强了为民务实清廉意识。

  近五年来,市、区老促会,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潘家峪村投入的帮扶资金达290余万元。深入开展“四清”活动,拓宽村街道路,建设1000米的景观墙,使潘家峪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提速红色景区建设,专门筹措资金6000万元,修通了4公里长的红色旅游专线;区政府出资50万元,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维修相关革命旧址;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00万元,对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改陈布展,丰富展示内容,增添现代高科技设备;唐山大麦文化传媒公司在拍摄电视剧《长城红》的同时,还计划先期出资100万元,制作潘家峪复仇团雕像……

  发挥潘家峪空气清新、景色怡人、种植葡萄的优势,大力发展集休闲、度假、采摘、娱乐于一体的绿色生态游。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1300余亩,年产龙眼、红星等优质葡萄400多万斤,远销北京、辽宁和内蒙古等地。发展农家乐8家,年接待外来游客20余万人次,成为潘家峪村民经济收入的又一增长点。

 

活载体 打造红色课堂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依惨案遗址而建,寓意“警钟长鸣”的钟塔高高耸立,警示人们时刻牢记发生在这里的悲惨一幕,凝结着潘家峪人民不甘屈辱、奋勇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在这里,笔者见识了一堂特别的教育课:丰润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观潘家峪惨案遗址,重温老区人民的抗战历史和革命精神,从心灵深处接受红色洗礼。通过座谈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将大力弘扬革命传统,主动克服“四风”,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谋福祉。

  区领导的率先垂范,使潘家峪迅速成为这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红色课堂。各级各单位组织党员干部走进潘家峪,采取重访一次旧址、聆听幸存者的讲述、参观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接受红色教育。

  “从革命先烈的足迹中找寻人生价值”“零距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受益终身”“潘家峪人民的抗战精神,是我们经受一切考验、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一句句质朴的话语,诉说着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使密切联系群众,立足本职岗位,建设“四个丰润”成为全区党员干部的共同行动。据统计,仅清明节前后,到潘家峪接受教育的达1.5万余人次。

  更令人感动的是,社会各界还主动延伸红色课堂,以走访慰问的方式,传递着对老区人民的关爱。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把潘家峪作为群众工作联系点,组织编辑记者在潘家峪蹲点调研。出资25万元,援建深水岩石井,解决了上学难、吃水难等问题;专门设立党建奖学金:13名在校大学生,每人获得1000元奖学金;为潘家峪村希望小学赠送100本正版《新华字典》、100个书包、70个护眼灯。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中国社会救助基金会、腾讯微博联合行动,专门看望了31名惨案幸存者,给每人发放救助金1000元。

 

重引领 繁荣红色文化

 

  历经半年时间的紧张拍摄,由年轻剧作家齐峰编导,齐奎、刘思言等青年实力派演员主演,表现潘家峪惨案,潘家峪复仇团配合冀东八路军抗击日寇的大型史诗性电视连续剧《长城红》已经完美杀青,即将在全国热播。目前,该剧制作完成的两部片花每天在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播出,成为繁荣潘家峪红色文化,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又一精品力作。

  “潘家峪大惨案是日军侵略中国、屠杀丰润百姓的有力见证,潘家峪复仇团就像伤口上绽放的一朵鲜花,彰显着冀东军民顽强的抗战精神。”电视剧投资方,大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阮继民意味深长地说,“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就是一道文化盛宴。用精神食粮让党员干部受教育,丰富百姓文化需求,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回馈社会,凝聚正能量,即使没有收益,值得!”

  上世纪初,皮影、评剧、高跷在潘家峪村日渐盛行。特别是三十年代,就成立了远近闻名的潘家峪评剧团。“剧团腊月排练、正月演出,给村民带去无尽欢乐的同时,还积极为抗战鼓与呼,凝聚了党心、民心。”村书记潘春喜介绍说。

  为进一步繁荣潘家峪村的红色文化,这区以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为依托,组织村民又重建了潘家峪红色剧团,成立了秧歌队、舞蹈队、腰鼓队。《党建》杂志社、火石营镇政府、纪念馆纷纷出资,购买了乐器、服装、道具,建成了专门的文化广场。区文化馆组织文艺骨干,帮助改编排练了红歌《潘家峪大合唱》、双簧《老槐树的证词》、小品《儿子的转变》、快板《说英雄》等十余个精品节目。

  如今,唱红歌、演评剧、跳舞蹈,已经成为潘家峪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在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中,全区广大党员干部不仅受到革命传统教育,更凝聚起一心为民服务,推进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责任编辑:本网编辑
  相关链接
 
  更多>>
中央宣传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时代楷模”称号
  更多>>
  更多>>
电影《李保国》武邑展映 真情再现“太行新愚公”感人事迹
[动图解]看了这些第一,你就能感悟吕建江的平凡与伟大!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空天更安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空军向民众展现歼-10特技飞行目击记
习近平: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沙尘+柳絮+飘忽不定 春天 想说爱你爱不容易
临漳无人机飞防解放了种田“老把式”
版权所有  长城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1312011001  冀ICP备10001396号-1
增值电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短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冀B2-2009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