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拯救“睡”在噪声里的城市
稿源    时间:2016-11-01 16:20

  观点

  □樊树林

  日前,环保部发布《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6)》,披露了2015年全国城市声环境现状。报告显示,全国城市声监测夜间1/4不达标。(据《工人日报》10月30日报道)

  宁静的生活是大多数人都渴望的,环境的宁静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志。然而由于公共文明意识的欠缺、城市建设的加快以及夜间文化生活的丰富,公众的生活不时被各种各样的噪声所打扰。就像一篇文章所言,城市在噪声面前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堡垒,宁静优雅已经成为了城市生活的奢侈品。世界细菌学奠基人、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曾预言:“早晚有一天,为了生存,人类将不得不与噪音进行斗争,就像对付霍乱和瘟疫那样。”让人担心的是,这一预言现在大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全国1/4城市“睡”在噪音里,这是一个多么尴尬的数据。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环境保护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的今天,噪声依旧在危害着公众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城市噪声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是造成听力损伤,现在已经成了引发老年性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其一。其二,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导致反应迟钝,更能让人长期陷入失眠状态。其三,噪声通过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给人体其他系统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觑,比如这几年心脑血管疾病增多就离不开噪声的“功劳”。

  与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不同,噪声污染瞬时性、局部性、分散性很强,有关方面即使接到群众举报,有时也很难取证,相关处置往往不了了之。另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赋予了环保、公安、交通、文化、工商等部门环境噪声监管职责,而各部门的部分管理职能又移交给了城市管理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管理职能交叉、执法主体不明确的问题,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降低噪声污染,最大限度创造宁静的生活环境,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需要各相关部门各尽其责并加强彼此间的协调合作。比如,城市规划部门在规划住宅区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建设项目和区域开发、改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功能区并科学布局,防止或者减轻环境噪声污染。同时,要尽快改变目前噪声污染治理“九龙治水”的局面,进一步建立权责明晰的管理体系,明确执法主体。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处理,对造成严重噪声污染的严肃处罚。

  最大限度减少噪声污染,除强化执法监管外,还需要市民的自我约束。不得不说,很多市民是噪声污染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噪声污染的制造者。酒吧、KTV的狂欢者可能会在另一个时段被广场舞大妈的劲歌热舞所侵扰,夜市摊点的喧哗可能让刚下班的人无法睡个安稳觉……每一个市民都是城市的主人。面对与日俱增的噪声污染,市民们的确需要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明素质和修养,努力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多一点安静、少一点喧闹。

  当全国1/4城市都“睡”在噪音里,我们唯有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像治理雾霾一样治理噪音污染,宁静的幽雅、诗意的栖居才不会成为奢望,“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才能更好地照进现实。

 

责任编辑:刘晓明
  相关链接
 
  更多>>
中央宣传部授予海军南昌舰党委“时代楷模”称号
  更多>>
  更多>>
电影《李保国》武邑展映 真情再现“太行新愚公”感人事迹
[动图解]看了这些第一,你就能感悟吕建江的平凡与伟大!
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空天更安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空军向民众展现歼-10特技飞行目击记
习近平: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
沙尘+柳絮+飘忽不定 春天 想说爱你爱不容易
临漳无人机飞防解放了种田“老把式”
版权所有  长城网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  1312011001  冀ICP备10001396号-1
增值电信业务(呼叫中心业务、短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冀B2-20090343